除俄乌冲突的影响外,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制约因素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从短期来看,全球经济似乎正在陷入“滞涨”状态,经济发展接近停滞,物价却在快速上涨。与此同时,全球经济衰退的信号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此背景下,科法斯全面下调了 GDP 增长率预测及国家和行业评级。
继第二季度 19 个国家的评级下调后,意大利、丹麦、瑞士、埃及、智利等 8 个国家的评级也被下调。
行业的评级遭遇49个下调,这表明,对经济周期敏感的行业(例如建筑、金属和木材)呈明显恶化趋势,这一点在多个地区都得到了印证。
凛冬将至:经济衰退的阴云笼罩欧洲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提及的大多数风险如今都已成为现实:欧洲能源危机、持续通胀和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这导致科法斯大幅下调了 2023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增速将低于 2%(2001 年、2008 年、2009 年及 2020 年也是如此)。
尽管全球所有地区的增长预期都在下调,但欧洲的前景最为黯淡,今年冬季所有主要经济体似乎都无法抵御经济衰退的浪潮。事实上,欧洲能源危机正在加剧,欧洲大陆准备实施“强制性”节能措施。无论是采取“自愿”削减的方式(暂停因能源成本飙升而丧失盈利空间的活动)还是由政府出台能源配给政策,能源消耗的减少必然会导致产量和 GDP 下降。降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冬季的寒冷程度,而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一流工业强国首当其冲。
因此,科法斯本季度对国家风险评级所作的大部分下调再次指向了欧洲经济体。此次又有 6 个国家进入科法斯的评级下调行列,特别是 3 个风险仍被认为很低的国家:丹麦、瑞士和卢森堡。只有天然气生产国挪威依然保持着理想的风险评级。
面对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的前景,行业评级遭遇49个降级,其中将近一半涉及化工、纸品和金属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然而,与上一季度不同的是,本季度的大部分行业评级下调范围不再限于欧洲,大多数亚洲经济体的行业评级也在下降,甚至还涉及南非。
各家央行加大了对抗持续通胀的力度
最近几个月,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持续高企且日益严峻的通胀这一现实困境。
这种环境下,主要央行仍坚定不移地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其中大多数央行已将关键利率提至过去 10 年来的最高水平。例如,美联储今年夏季连续三次加息 75 个基点。这种激进措施导致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加大了货币紧缩力度,以阻止本国货币对美元贬值。
如果货币和金融政策继续以当前速度收紧,显然将威胁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三个新兴经济体的央行仍在继续推进逆周期货币政策:俄罗斯、土耳其和中国。为应对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现状,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了基准利率以支持经济活动。应对新冠疫情的“动态清零”策略、今年夏季的严重干旱和房地产行业危机都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持续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预计占 GDP 的 30%)的困境将导致中国 2022 年 (3.2%) 和 2023 年(4.0%) 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过去几十年的常态,进而导致整体增速急跌。
普遍推行的货币紧缩政策显然会让全球建筑业的前景变得更为黯淡。近几个月来,工业金属和木材价格稳步下跌,自今年年初以来分别降了 20% 和 60%,导致科法斯下调了这些行业在多个地区的评级。
危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相互冲突
各大央行纷纷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对抗通胀,然而许多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与本国/地区的财政政策目标存在冲突。为防止经济活动萎缩,各国政府采取了多重措施来支持家庭购买力和企业现金流。对公共财政来说,这可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融资成本不断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