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零壹财经
最近两周,在一家风控服务商担任高管的陆轩(化名)日程开始排满了,这完全改变了春节过后因为疫情原因放缓的工作节奏。
不少银行向风控服务商提出开发上线自营现金贷款产品的需求,面向比信用卡更下沉的用户。小范围和同行交流后,陆轩发现,仅目前掌握的信息,提出此类需求的银行就有几十家之多。
这不是银行自营现金贷产品第一次出现,却是第一次如此大量地涌现。陆轩记得市场上最早有此类产品出现是在2015年左右,招商银行的“闪电贷”是较早且较为知名的一款产品,但是那时还相当零星,主要以中大型银行和互联网银行为主。去年年中,开始有中小银行上线此类产品,当时有媒体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有此类产品的中小银行也仅有16家。
此类产品的大量涌现,是疫情与监管双重因素的倒逼。疫情的发生,加速了银行线下业务线上化进程。以往在线上小额消费贷款方面,基于渠道、客群、风险等诸多因素考虑,银行更多依赖助贷机构。可是这一次,由于春节前夕多项政策的出台,再加上疫情中助贷业务利润下降,短期内助贷业务前景暗淡,发展环境也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与助贷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基于自身资金优势,更多银行开始尝试自营现金贷。
被倒逼出来的银行自营现金贷,似乎正在成为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一个新起点。相比市场同类产品,银行自营现金贷给客户的利率更低、额度更大,而且由于监管的严格,这类产品没有目前在消费金融市场上饱受诟病的“砍头息”等不规范经营的现象,业务合规性大为提高。
目前,现金贷市场还不是银行的天下。现金贷市场开启于2015年前后,之后经历了校园贷、高利贷等高速发展和整治风暴。当下,在比信用卡更下沉的现金贷市场上,分布着大中型互联网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非持牌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等众多的竞争者。
现在,大量银行冲进来了。对中小银行来说,是消费金融业务在助贷之后集体开启了新的业务模式。对市场来说,现金贷市场新一轮的洗牌,或许已经悄然开启。
笔者和身边的朋友分别对较早推出的几款产品进行了对比测试,发现总体来看,银行自营现金贷产品利率更低、额度更大,比其他同类产品更有竞争力。
笔者朋友是白领人群,原先使用过蚂蚁借呗,借呗额度最高时为7万元,目前长期未使用,重新申请额度只有2万元,年化利率12.32%。该朋友申请还呗,额度9000,利率18.88%。但是,该朋友申请天津滨海农商行“喵喵贷”,额度高达30万,年利率仅为12.24%。
相比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银行自营现金贷优势比较明显。笔者自己申请借呗,额度10万,年化利率14.6%。申请西北地区一家城商行的产品,额度182200元,年化利率16.35%。但是笔者申请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安逸花,额度仅为2万,年化利率高达35.47%。申请招联好期贷,额度仅为1900元,年化利率为22.81%。
这类贷款在申请时有些类似银行信用卡,微信小程序是获取这些贷款最便捷的途径。在微信搜索框中搜索相应的贷款产品名称,比如“喵喵贷”,就可以搜到天津滨海农商行“喵喵贷”的小程序,点开之后,需要授权查询位置信息、上传身份证正反面、进行人脸和声纹密码的识别、提交一系列个人信息(包括行业、职级、单位名称、居住地址、常用邮箱、紧急联系人信息等),提交信息之后,过一会儿就能收到可申请的贷款额度及利率。
但是,这类产品又不同于信用卡。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零壹财经,这类产品根据客群实施差异化定价,利率一般高于信用卡,因此主要面向的是比信用卡客户更为下沉的人群。但是,目前银行的客户选择还是较为保守,主要目标是获取下沉人群当中较为优质的客户。
对银行来说,这是线下业务线上化,是业务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该人士向零壹财经坦言,这是一个大趋势,因为现在各种生活场景都在往线上走,银行的零售业务也必须顺应这个趋势,通过加速融入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
目前,这块业务能够获取比信用卡更高的利润。上述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信用卡主要赚的是客户刷卡的手续费,这其中的利润非常少,提升空间有限。利润较高的是信用卡的大额分期业务,但是大额分期业务的规模上不去。“信用卡人群一般较为优质,他们一般不愿分期,嫌利率高;愿意分期的是中低偏下收入的人群,信用卡担心风险又不愿意覆盖。”他坦言。而据零壹财经了解,银行自营现金贷的利润根据各家银行资金成本和定价水平有一定差异,但只要风控管理做得好,即便客户适当下沉也能实现较为可观的利润。
一位业内人士向零壹财经展示了这其中的利润空间:一般来说,银行自营现金贷向客户收取的利率在18%以内。银行自营现金贷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获客成本、风控成本三块。资金成本,就是银行的活期和定期存款的利息,一般在3%左右,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在4%以上;风控成本主要是银行为风控投入的人员工资、数据成本和坏账,坏账在疫情期间大约在2%,风控人员工资和数据成本加起来大约在1%。这样计算下来,银行的利润在8%—10%左右。银行自营现金贷利润=对客利率(18%以内)-资金成本(4%以上)-风控成本(即“人员工资+数据成本+坏账”,总和为3%左右)-获客成本(不等)=8%~10%左右与之相比,消费金融的助贷和联合贷款业务,利润高的大约为7%—8%,利润低的也就4%—6%,利润空间都不及银行自营现金贷。前述银行人士告诉零壹财经,银行自营现金贷在利润之外最大的好处是,银行在经营中有主动权,而不像在助贷和联合贷款的业务当中,银行缺乏议价权,相对比较被动。
而且在疫情期间,助贷业务的利润进一步下降。知情人士向零壹财经透露,疫情期间助贷产品的逾期率普遍上升。比如,市场上一款头部现金贷助贷产品vintage 30天的逾期率已经由疫情之前的1.5%上升到了目前的2.5%,而且该产品对中小银行有要求,要求对其推荐的客户的通过率不能低于70%,这就使得这些银行没法控制通过率来降低坏账,银行的利润进一步降低。而且,这款产品是市场上非常优质的头部助贷产品,其他助贷产品的逾期率只会更高。
此类产品的出现,对中小银行而言是一个突破——这是中小银行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第一次在下沉市场的自营消费金融业务经营中获得丰厚利润。
此前银行并未大量进入这个市场,原因是风险与收益并不匹配。以往的消费金融领域,在房贷、车贷和银行信用卡之外的下沉市场中,有能力把对客利率定价在18%以内的主要是头部电商平台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的风控水平不低,但是在下沉市场中,银行缺乏客户数据,难以用较低的对客利率盈利。
银行自营现金贷产品最早出现于2015年前后。不过,那时有能力推出类似产品的大多为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这两者相加,最多不过18家银行。中国的银行总数超过4000家,其余的大多数银行并没有能力推出这类产品。
究其原因,是自营现金贷的风控难度更大。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零壹财经,银行自营现金贷产品的客户比信用卡覆盖更加广泛,其中包括比信用卡更下沉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在以往的征信体系中没有信用记录,要判断他们的信用,需要运用银行体系之外的数据,比如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数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风控建模,需要银行风控系统有精通数学、计算机、又熟悉银行业务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在市场上年薪几十上百万,大多分布在少数一二线城市。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金实力雄厚,金融科技领域投入及研发实力强大,加之待遇优厚,可以吸引相关人才加入、组建团队,但是为数众多的城商行、农商行由于资金实力不足,金融科技人才储备及研发实力跟不上,也给不出足够的高薪,加之经营体制、区域环境等原因难以聘请到这些人才。
此前,多数银行弥补的方法是发展助贷和联合贷款产品,即与借呗、微粒贷、百度有钱花、玖富万卡、拍拍贷等合作,这样的业务模式兴起于2016年。
不过,助贷和联合贷款模式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监管对“风控外包”的担忧。风控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如果银行将风控完全外包,将逐步沦为廉价的资金批发商。
2019年起,有中小银行开始探索自营现金贷产品。据零壹财经了解,这些中小银行大多采购金融科技公司的风控服务,这让中小银行突破瓶颈,有了上线自营线上消费贷款产品的基础。其中,比如新希望金科的模型是被采购较多的产品之一,目前已经与数十家传统银行开展合作输出技术和风控。
不过,银行要将金融科技公司的模型用起来,还需要众多第三方风控服务商的帮助。像新希望金科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很多只是将模型卖给各银行,并不提供后续的服务。这样,银行在模型使用上依然存在问题,那就是看不懂模型、无法维护和迭代升级,因为银行内部的风控人才大多熟悉的还是传统的风控逻辑方法,缺乏基于信息技术和算法的大数据风控能力。因此,银行需要第三方风控服务商按照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控策略帮助银行调整模型、策略以及培训银行内部专业人员,逐步提升银行的大数据风控能力。
“银行之间也是相互看。去年,尝试这类业务的银行不多,只是试水。但是今年,不少银行发现自营现金贷盈利水平很不错,所以跟进了。”陆轩告诉零壹财经。如果没有疫情,银行自营现金贷今年也会增多,但是疫情加速了这个进程。
一方面,疫情加速了银行业务线上化的进程。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零壹财经,他所在的银行,目前正抓紧把各类业务的流程搬到线上,其中甚至包括抵押贷款,尽量做到让客户不用来银行网点办业务。如果不发生疫情,很多业务线上化的速度不会这么快。
另一方面,疫情给了中小银行一个短暂的时间窗口。疫情发生后,许多消费金融公司收紧贷款,这给了中小银行一个抢夺消费金融市场优质客户的机会。
短期内可见的最大影响,可能就是比信用卡更下沉的消费金融市场的优质客户被银行抢走。这将影响到一些互联网公司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不过,这个改变可能不会太快。多位业内人士告诉零壹财经,银行自营现金贷的获客是个难题。以天津滨海农商行的“喵喵贷”为例,笔者找到喵喵贷,是先听业内人士谈到这个产品,知道这个产品可以在小程序中搜到,才在微信中专门用“喵喵贷”的名字搜到了这个产品。一般用户在有贷款需要时,更大的可能是就当时所能接触到的最便利的途径获取贷款,而根本不知道还有“喵喵贷”这个产品,尽管它可能能提供的贷款额度更大、利率更低。
获客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还要看今年“开放银行”的进展。一家推出自营现金贷较早的银行内部人士告诉零壹财经,今年该行零售业务部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让这款产品对接更多的消费场景。他表示:“今后市场上不缺产品,缺的是用户体验和场景渗透。”
此外,一位服务过多家银行的风控服务商内部人士告诉零壹财经,银行自营现金贷款产品的风险控制要想做好,还需要时间,因为中小银行的数据治理比较混乱,风控数据管理缺乏体系,同时也缺乏风控建模方面的人才。
从长期来看,银行自营现金贷的推出,其实在“银行客户下沉”这个大趋势之中,这在2013年就已经形成了共识。2013年1月,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博鳌中小企业论坛上表示,银行客户下沉已是业界共识。"银行转型"指的就是从原来追大户的模式转向分散的中小企业零售模式。
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曾表示,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地方政府都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客户,也是支撑部分银行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未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一定会越来越少,商业银行必须将客户结构下沉。
2019年末,中部某省联社信贷管理部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叫苦,从2019年年初到年末,国有大行普惠金融贷款的下沉,对地方法人机构包括农商行、农信社、城商行都有非常大的压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下沉以后,吸引了这些银行大量的优质客户。
作为风控服务商,陆轩所在的公司目前接到的需求还有开发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的线上贷款。
银行客户下沉,将带来现有的消费金融市场和小微企业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如果优质客户被银行抢走,这意味着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公司的客户可能也需要进一步下沉。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第三方的风控服务商们或许也正在迎来一个大机会。
陆轩总结银行下沉服务风控“三部曲”:第一部,做助贷或联合贷;第二部,推出自营产品,但是风控能力还较弱;第三部,完全建立起自己的独立风控能力。就陆轩所见,目前只有少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下沉服务中拥有独立风控能力,处于第三阶段。现在大多数银行都停留在第一阶段,华南、华东的银行进入第二阶段的较多。“和我们圈内天天谈论大数据风控的人不同,出去给银行做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地方的银行以前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大数据风控。这个市场太大了,而且刚刚开始。”陆轩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