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橙子同学
来源 | 贸易金融(trade_finance)、中国贸易金融网、环球交易银行网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主席张燕玲
2019年12月13日,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主席张燕玲在第四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上发表致辞。
以下为致辞速记整理:
今天我围绕着我们年会的主题——变革、合规、创新,我讲四点。
第一个观点,寻求变革。
我昨天出席了商务部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共同主办“国际贸易中的铁路运单使用及未来法律框架高级别研讨会”,外国人比较多,联合国各委员会的人以及其他国际组织。
国内外专家主要围绕国际贸易实践对铁路运单功能的新需求,解决铁路运单物权凭证问题的创新做法、困难障碍等进行讨论。其中,主要讨论的就是要如何制定法律,也就是所谓的“变革”。
可以看出,联合国深刻感到陆运提单的难点,同时也是搞结算的一个痛点,因为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属性,陆运主要在大陆上,欧亚大陆因为横跨了两个法律体系,一个货协,一个货约,实际上也就是过去的华约和北约,这两个法律体系,在过去历史上也是势不两立的。所以必然使得货运要换轨,还要换单,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在陆运单上做一些批注,因为要过海关,还要换轨,然后重新编组。
另外,还有一个铁老大的因素,就是历来铁路是高度垄断的,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导致在银行融资预付时产生了很大麻烦,因此后来就出现了很多的运贷,货代出的铁路运单,保证有货权,但保证货权实际上从法律上来说也是有瑕疵的。
因为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我记得原来有个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伦敦城在改建和扩建的时候,设计师就跟女王汇报说,我们伦敦要怎么样,要几辆马车一块过?女王就说,你得考虑以后的交通工具可能不是马车了,可能是一种在路上跑的车,那么,路上跑的多了,地下是不是还会有车。”在过去的时候,只有垄断才这么做,而现在是国际联运,买全球卖全球。
因此, 国际联运,若铁路不改变现在的做法,就会导致海和空甚至陆就不能联合。铁路方面也很有压力,所以中国发起铁路运输组织,现已有7个国家对自己的问题研究发起改革。
通过这个会议还有一些由于当前的情况,所以就派生了很多的货代,在大会上有德国的相关人士过来介绍他们的情况,还有香港以及东欧25国家等等。
当下,好多人都在围绕着这一件事儿在做事儿,说明现在国际上也都在寻求变革。
所以我在此说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与我们有关,当下正在不断变革,对变革必须得有这个思想和概念。
第二个观点,交易银行等同于阳春白雪。
数据显示,国企占了76%,政府占了29%,上市公司占了41%,交易银行再用单一的产品是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的,所以银行必须有产品的综合方案才能取胜。因此需要利用科技创新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增强客户粘性。
根据《中国交易银行发展报告(2019)》得出调查结论,非银行他们用科技平台蚕食传统信贷业务客户的粘性下降是0%。0%好像没有抢走什么,但是这个是信贷业务,因为银行贷款可能都是大客户,毕竟是贷款,但是要叫存款可能就麻烦了。
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要有作为,《中国交易银行发展报告(2019)》我认为做的很好,尽管数据少了点,因为是40家银行,但是有一个调查的结论。另外,该《报告》把各家银行的主要创新案例也都写进去了,比方说中国银行的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场景、中国建设银行的福费廷的场景、中信银行的国内信用证的场景、招商银行的现金管理的场景、平安银行的壹账通等等。
可以看出,当前科技创新受到国家和监管的大力支持,各类创新是方兴未艾。
第三个观点,银行要创新,首先交易银行要带个好头。
行业要规范的发展,只有规范才能持久,不能创新两年以后就一地鸡毛,例如P2P在一些地区现已经是全军覆没,例如重庆:据重庆相关公告得知,经检查没有一家机构是经过批准的。
还有一些暴雷的行业,例如:小贷、融资租赁,还包括一些银行,频频的出问题。所以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稳定交易银行的业务是首当其冲,只有稳定的发展才能支持实体经济。如果捅了一堆楼子,那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了,反而是帮倒忙。
第四个观点,规范业务,首先要树立一个权威。
譬如让监管说某个业务在创新的阶段要做到什么,监管可能并不能把这个都划出来。
因此,就需要一个民间的、非政府的组织,而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就是这样一个机构、一个组织,所以就一定要在交易银行发展的初期,就让它很好地发展。
在今天上午交易银行50人闭门会议上,各委员们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同时大家也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也要制定一些规范的东西,供中国的交易银行参考。在这个时候并不需要搞知识保守,而应该大家互相借鉴、学习。其实《中国交易银行发展报告(2019)》也起到这样的作用,大家看到别的银行哪里做的比我做得好,可以互相去借鉴、学习,把工作做好,实际上是对实体经济的最大支持。
另外,很多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名词概念,而概念的内容是大不相同的,比方说“供应链的金融”。原来三年前我和一些同志们总结过供应链金融标准定义,那是国际上出来的东西,那个标准定义说的是全球的供应链金融等于最高水平的一个定义,那么,实际上现在很多供应链金融做的是普惠的、小微企业的,那么如果供应链金融在中国没有一个人给它分类,就会很乱。
譬如开一个会是叫供应链金融的大会,但是实际上第一个发言人可能是讲战略型的供应链金融;第二个发言人可能是讲的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第三个发言人可能是讲普惠的供应链金融。因此,需要有人有机构把它们分类,给他定一个标准。
虽然说定标听起来挺吓人的,什么定标准?哪有实力?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像国际供应链的标准定义,从通过当天起就是征求意见的开始,因为这个业务正在创新过程当中。因此,我们作为这样一个论坛也好,作为50人的委员会也好,我们要去做一些规范业务的事情。
最后,希望我们明年要做更多的实事,今年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调研报告,那么明年的话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些问题,能对整个行业发展、合规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