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20年1月~2月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数据来看,受到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我国前两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下降,且幅度大于整体货物出口金额降幅。那么,我国纺服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信心如何?有哪些手段可以有效减轻全球疫情扩散对我国纺服外贸的冲击?
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20年1至2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2020年1至2月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962.3亿元,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18.7%;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1122.6亿元,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18.7%。
对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来说,保订单、保市场、保履约是眼下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稳定推进有序复工复产。
当前,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助下,出口纺企正在实现有序复产。不过记者了解到,部分企业技术能力较强,转型生产口罩等医疗防控物资,复产复工率较高;部分仍以传统业务为主的企业,复产复工情况相对不乐观。
浙江一家以欧洲市场为主,主营男式外套的出口企业负责人谈到,欧洲正在成为此次疫情新的中心,多国航线关闭导致物流不畅,出口货物出运严重受阻。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疫情还在持续蔓延,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当地服装消费市场需求不振,订单下滑明显。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夹击下,来自山东的一家对美出口地毯企业感到压力较大。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说,目前美国正遭受愈发严重的疫情影响,展会延期,旅游业停滞,该企业供应当地酒店和会议中心等场所的地毯产品需求大幅下降,本应新建的酒店可能延期或者停工,原本要更新的会议场所用地毯也不换了,原本就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市场份额被再次压缩。
与此同时,尽管出口纺企复工率较高,但多数企业依然面临着工人短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不同步、防护资源缺乏等多方面的困难。
目前全球疫情的发展趋势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市场的平稳运行必定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恢复期。因此出口纺企信心受挫。
当前,疫情在东南亚国家的波及程度不及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严重依赖我国纺织原材料供应,疫情影响曾一度出现断供。随着中国出口纺企逐步实现复工复产,保护和稳定东南亚市场份额就成为出口纺企对外贸易的重中之重。
例如,纺织服装加工业是柬埔寨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该行业面辅料60%以上从中国进口。随着中国面辅料企业复工复产提速,柬埔寨原材料短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当前各地区纺织企业已在逐步复产复工,即使是员工全部顺利返岗,也无法大规模聚集开工,企业生产运营还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也为我国纺织行业向东南亚转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窗口期。”有专家表示,越南、老挝等国家拥有众多运营良好的工业园区和税收政策优惠,同时这些国家也在不断完善产业链和基础设施。应对疫情,中国与东南亚纺织业应加强合作。
专家指出,疫情期间为了合理分配产能,纺企还应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优势。通过远程“云监工”的一家福建出口纺企的业务员近日“拯救”了一笔价值100万元的日本订单。疫情发生后工厂生产进度滞后,这位业务员一边与日本客户解释遇到的实际情况,一边打开系统查看订单的货期、生产情况和机台参数。借助系统数据,在原有机台数量上增加调度160台设备,配合该笔订单生产。得益于这套智能化系统,这笔订单最终保住了。
有专家建议,在当前我国国内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的情势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不妨适当兼顾一下国内市场。从短期看,外贸转内贸也未尝不可。在坚守自己原有阵地的同时,可以适当发展内贸客户,做到开拓和维护两不误,这样也能将企业运转下去,不会因为无订单而难以为继。
有一家广东童装企业负责人就表示:“我们公司近5成的业务都在欧洲国家,如果欧洲疫情持续蔓延,业务肯定会受到波及,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调整内外贸比例,将重心放在国内。”
也有专家建议,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已发展到全球多个国家,但大规模暴发的并不多,可以将外贸销售重心转移至疫情较轻或没有疫情的地区,同时开拓了海外市场。
此外,随着疫情蔓延,延期或取消举办的国际性展会越来越多。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订单就是生命,而大量新增订单正是来自每年的各类展会。来自浙江湖州一家出口纺企谈到,往年这个时候企业订单早已排到六七月了,可眼下,今年4月以后的订单还没有着落,他迫切希望能参展拓市。
为此,近日,浙江省贸促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由智能云展(CALSEE)系统提供服务的一批国际性展会线上观展,参展商能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与展会现场的客商进行沟通洽谈,得到客商的需求信息,解决拿不到知名展会企业摊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无法亲临展会等问题。
尽管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严峻,但不少纺服出口企业也满怀希望:“只要疫情控制住了,中国完整的产业链还是会吸引海外订单的,目前出现的困难只是短期和暂时的。”
来源:佰毅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