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周期与信贷文化

2019-09-02 13:44:57

作者 | 王桂杰

来源 | 贸易金融信息


企业是人的创造物,代替人行使人的商业职能。人因为生理极限的限制,寿命有限;企业不存在生理限制,目前可以看到一些超过500年的企业,但也有更多企业在创立后2-3年消失。企业有生命周期吗?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的生命周期?信贷如何与企业生命周期匹配?这些构成了金融活动的基本命题。


一、企业的性质和功能


企业是自然人意志创设的现实实体。一个人或一群人依据特定的经济目的创立企业,企业代表了创立人的意志。自然人直接创立的为私营企业,自然人通过国家创立的为国有企业。


企业与自然人分离,具有独立地位。企业最初产生时,与自然人融为一体,作为自然人的一部分存在,创立者为企业承担全部责任。随着17世纪公司法的产生,企业逐步与自然人分离,自然人仅为企业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模式。


企业可以超越自然人的天然限制,理论上永续经营,现实中集合人的商业行为创造规模和专业化优势,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企业是促进人类社会从落后的游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信息时代的最重要组织形式。


企业存在根本缺陷。一是没有自然人一次生命的终极约束,存在天生的投机偏好;二是独立存在但没有独立意志,根本上是控制人的工具,可以永续经营也可以变卖套现;三是没有内在的道德戒律,自然人经过数千年衍化形成的道德戒律是保障人类群体延续的文明根基,但是在企业中并不存在该种意识。


相对于自然人,企业是一个具有明显优势和缺陷的特殊存在,必须为此制定规则建立藩篱,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防止其为害社会。但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一次次在企业的作恶中跌倒在爬起,经历了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泡沫、30年代大危机、2008年危机等等,每次都有企业作恶的影子;企业的债权人在企业逃废债、控制人跑路中屡次质疑企业的道德和信用。为此不断修订公司法、不断完善债权协议,但是治标不治本。


二、企业的工具性


企业不会敬畏生命、企业没有独立意志、企业缺失道德戒律,这三个天然特征决定了企业仅仅是工具,不能以自然人的标准要求企业,也不能以自然人的标准看待企业。


企业是控制人实现其意志的工具,企业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可以放大人的善恶。工具是没有道德约束的,企业必须具有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对应的是永续经营。永续经营是看待企业的基本假设,底线思维则必须看到企业会被卖掉变现、破产跑路、融资平台、空壳交易等等偏离经营的致命行为。


三、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在永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外部环境的变迁、内部组织的熵增、技术中性的迭代,展现出高度的周期波动性。很多企业由于内部结构的韧性不足,会在周期波动中消失。


1、市场和技术的迭代,带来收入的萎缩。需求和技术是企业的坐标,决定了企业在人类社会衍化中的地位。胶卷行业的倒闭、线下书店的衰落、零售实体的困境,最终都在收入上反映造成资金流的萎缩。


2、企业的做大做强,造成低效无效资产积累。企业没有一次生命的约束,控制人的非理性会在企业中集中呈现,一是做大做强;二是年度盈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多元化和赚快钱。2017年还是民营企业500强营收超过400亿的银亿集团,一夜间破产重整,主要是在主房地产业之外,大量投资汽车、高端制造领域形成大量无法产生现金流的无效资产,造成资金流断裂。现实世界中,也有能够抵御住投机诱惑的企业,比如老干妈、华为在房地产最有收益空间的时期明确提出不做房地产,全部资源集中于主业。


抵御住企业的天生投机偏好,不被年度利润蒙蔽,这样的企业才能显示企业家的远见!这个时代充满了愚昧的观念,盲目推崇“做大做强”,充满了金钱至上的浮躁气息,形成了这个时代金融风险的系统性塌方性难题,更不可思议的是防止金融风险成了国家头等大事。


做精做细主业,可以让自己的企业更长久更有竞争力,也少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增添金融危机的麻烦,更可以避免控制人跳楼、跑路的过激行为。不鼓吹做大做强的企业,更有机会做大做强。


3、企业的投机偏好,造成过度融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助长了控制人的豪情壮志,赚了钱是自己的,亏了大头在银行和债权人。有限责任公司内在的不合理金融设计,在法治约束不健全、财会纪律松弛、银行盲目放贷的大环境下,被不断放大。银行不了解集团真实情况的情况下大量放贷,也助长了企业隐藏真实情况人为造成股权结构复杂化、账务关系混乱化、银行融资过度化。中国的金融问题,不是普惠金融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根本上是集团大公司的治理问题。越是要求和鼓励银行放贷,金融问题越严重,应该倒回头来规范集团公司治理,以此规范银行行为。今年的信用危机大案,华业资本、承兴国际、海南航空、天津物产,无不是过度融资的恶果,背后有着财务混乱债权人敢贷的制度性缺陷。


另外,由于企业的工具性助长控制人的道德风险,生产违规、财务造假、融资欺诈等问题,也是企业生命周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信贷文化重塑


当前阶段,银行业的信贷管理需要实现合规管理与企业周期相结合的信贷文化,才能根本解决信贷资产质量的压降和长期问题难题。


合规管理,从结果看是“尽职免责”的集中体现。商业银行为控制信贷质量制定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核查的制度体系,对于保障信用风险的管理规范和标准统一,维护风险偏好落地、规避内部人失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需要看到这没有改变不良资产的周期性波动,无法规避集团大户的塌方式裂变,超过1亿10亿的融资欺诈屡屡发生。银行的信贷管理需要从合规管理向企业周期导向的实质风险控制迁移,改造信贷制度、流程和工具体系,重塑信贷文化。


如果说合规管理是以惩罚为终极措施贯彻的信贷文化,那么实质风险则具有鲜明激烈特征的信贷文化。合规管理关注的是三查过程中的违规,实质风险关注的是低不良低违约率结果的激励。合规管理文化的假设是刚性结果,只要有不良就要承担责任;实质风险的假设是弹性结果,不良控制在一定范围即为正常。


信贷文化重塑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在信贷的各个领域做出实践和探索,让信贷管理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匹配,实现动态的灵活调整,需要坚持以下原则,这些比合规更加重要,也是弥补有形规定的内在灵魂。


1、信贷服务实体经济。信贷以投方向实体经济为原则,严控投机、投资、投向高风险领域;银行集中于主业,控制影子银行、理财、非标、金融市场的规模和优势资源投入。银行需要反思自己的核心主业是什么?这不仅是银行经营的核心命题,也是信贷管理的核心命题。


2、银行信贷要以民生领域为骨架和根基。银行信贷需要从年度盈利的虚幻观念中摆脱,深刻理解几千年来社会民生的根基和演变,把核心资源投入到民生领域,把短期盈利和波动盈利交给直接融资机构。银行是一个中介型金融模式,风险过度集中,必须投入风向看得透且稳定领域,做成长的守护者;把初创和成熟透明期交给风投、投行等领域,避免沾惹高风险。既能舍得,方得共生。


3、银行信贷要以新兴技术为动力。一方面支持有前景企业发展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始终保持技术的敏感和灵活性,深刻理解技术流与资金流的内在关系;另一方面要利用数字技术重塑信贷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打通内外信息不对策,利用数字技术压缩内部的前中后,重塑信贷管理模式。


4、改造信息体系,重塑信用模式,超越防假反假的传统约束,参与机构间生态建设和银行内信息体系建设,持续改造信贷管理的底层逻辑。



相关推荐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工信厅信管函〔202...
| 2020-02-26 23:45
来源:东吴证券、未来智库导语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据,全球数字经济总值在 2016 年达到 11.5 万亿美元,占 总体...
| 2020-02-25 16:25
标准化票据(试点)在票据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 自2019年8月成功创设首期产品起至今共连续创设四期, 总规模14....
| 2020-02-25 10:56
库存融资能够帮助加快库存中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库存资金的占用成本。库存融资又被称为存货融资,与应收账款融资一样都是以...
| 2020-02-25 10:38
建设银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怎么兑现,做好这2点就行,超简单,在电子承兑汇票到期日的前十天,在票据的状态变为提示付款的时...
| 2020-02-25 09:56
就凭这5点,看完后你就明白,电子承兑汇票为何能取代纸票了,电子票据系统(ECDS)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依托网络和计...
| 2020-02-25 09:54
作者:中泰银行·戴志锋来源:传统借贷vs新型金融投资要点经济与贷款投放:2月份的确是面临压力;主要影响居民...
| 2020-02-24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