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浪潮下的全球化,供应链的挑战与应对

2019-10-03 23:40:13

作者:奔跑的小鼹鼠

来源:小鼹鼠谈供应链(ID :XYZ-SupplyChain)


2019年9月笔者参加了上海交大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10周年论坛,150多位供应链同行也是交大EMBA班学员共同交流和探讨智慧供应链赵一飞教授的开场演讲《经济全球化挑战与供应链对策》带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基于赵一飞教授的洞见,笔者尝试结合自己理解和思考与小伙伴们一起探讨。
一方面,现代的经济全球化进行了近30年,几乎包括了除了北极以外的所有地区;但另一方面,近两年无论是英国脱欧还是美国频繁的政策调整,反全球化的浪潮也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浪潮,都对供应链都有着巨大的挑战。那总体的大趋势究竟是什么?企业的领导者和供应链的专业人士该如何应对?
全球化进程
从历史学的角度,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它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以哥伦布远航美洲的早期资本主义对外扩张为标志。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这个概念才正式被提出,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体现在供应链上,各种例子在各个行业的生产中随处可见。比如大都市里每个普通人经常会坐到的地铁,如果某天地铁上一个控制模块的配件坏了,需要更换新的,一个小配件的足迹就可能是遍布全球的。在日本完成单晶生长的铸锭先运到美国,在半导体工厂里千百晶体管被蚀刻在晶圆片上,然后空运到马来西亚做抛光和一系列清洗槽处理,再空运到芯片公司在美国的全球分拨中心,然后才被运往世界各地的生产车间,安装在不同的设备上,这些工厂可能在美国、巴西、东欧或中国。当装有芯片的模块最终安装在地铁车头里,这场4、5次跨洋运输的全球生产协作才结束。
生产制造的全球化,通常会根据两个维度来主导布局: 原材料或市场。
一个维度是以靠近原材料产地为准。如果生产用到的原材料很重或体积很大、难以运输,通常原材料的价值密度相对比较低,而最终的产成品的价值密度更高。那该产品的原材料初加工的工厂就更适合靠近原材料产地布局。比如,木材的初加工,矿石的粗炼。
另一个维度是以贴近市场为准,也是更为重要的。如果最终产品的市场特性是供货速度要快,或者是运输成本和在途库存持有成本很高,那该产品的生产或最终组装工厂就适合更靠近客户端。比如最近很火的,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监制的记录片《美国工厂》,记录的就是福耀玻璃在美国设立汽车玻璃窗的生产工厂。其主要目的就是适应北美的汽车生产厂在供应上的敏捷性要求,以及避免玻璃产品在跨洋运输中的高损耗成本。
对于国际公司来说,随着生产制造的全球化布局,相应的采购供应体系和物流分销体系都会是全球化的布局。比如在各个大洲设置区域分拨中心(Reginal Distribution Center),原材料或成品先由洲内各个供应商或生产工厂运输至分拨中心(RDC),再由分拨中心运往目的地。
亚太区的分拨中心大多设在新加坡或香港,部分在吉隆坡。随着上海洋山港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上海也已成为国际公司在亚太区,尤其是北亚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今后随着自由贸易区政策的逐步放开,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提高,上海大概率将发展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同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更是在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间建立了更紧密的链接,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将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是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长期发展目标的战略。中国企业中跟随“以带一路”发展战略做全球化布局的,目前主要是国企和几家大的科技、互联网企业。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反全球化的事件从未停歇,且近两年有愈演愈烈、形成反全球化浪潮的趋势。
反全球化浪潮
反全球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特定区域内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 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等。
2.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签订的的自由贸易协定,主要是对特定商品取消或者大幅度建设关税和数量限制,促进相互间的商品贸易增长。
3.贸易保护政策: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采取限制进口和(或)鼓励出口的方式,以保证本国特定产业稳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分为两大类: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进口关税、出口补贴及退税等。
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经营许可等。
非关税壁垒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比如2019年2月1日印度颁布了电子商务新规定,数千种货物不允许外企通过电商的形式销售。又比如2018年底新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中约定,从2020年开始,汽车必须有75%的零部件在北美制造,才能免除关税。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见《联合政府只存在于科幻中,非关税壁垒增多才是现实》。
总体的大趋势
尽管有着各种各样反全球化的事件和形式,但笔者非常认同赵教授的对大趋势的总结。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不会改变,但发展进程会放缓;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推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夯实全球化基础。
关于中美贸易战,其实从2009年到2012年期间从小布什执政时期,中美之间就有多次的贸易摩擦。比如2009年美国对中国产的乘用车轮胎加征55%特别关税;2012年美国国会否决三一重工关联公司在美的风电投资项目。同年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进入美国系统设备领域等等。
2013年至2017年是中美贸易的平静期,基本没有重大的贸易摩擦。
2018年1月起,几乎每个月都有关于贸易摩擦的新闻,从蒸汽轮机到污水管配件,几乎是全品类的工业品都有被波及。笔者喜欢的公众号“早安英文”很幽默,曾推荐说最好的学习用英文骂人的资源就是川普的推特,表达词汇丰富且多样。
结合之前听过的部分讲座,和一位参与中美贸易谈判的中方律师的评论。总体判断非常一致,就是中美贸易摩擦或者说中美贸易战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将会在不断的冲突与妥协中持续很多年。那么中国企业在未来将注定持续多年的贸易摩擦中改如何应对?如何推进企业的国际化?
供应链重构
赵教授提出的关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中需要进行的五个重构,非常精彩。在此总结如下:
1.地理重构:基于全球化的布局,重新布局生产基地和目标市场匹配。
生产转移涉及的因素和需要考虑的影响非常多,各位专业人士也一定看过不少把工厂搬到越南或非洲后的狗血剧情,这里就不展开了。但轻工业、消费品类的生产逐步转移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区是大趋势。
2. 组织重构:当采购、生产或服务进行了地理重构后,企业相应的管理和组织也必须进行重构才能够匹配和服务于业务的发展。
3.品牌重构:是否需要根据不同的事业部区分不同的品牌?如何构建国际化品牌?
赵教授以HUAWEI为例进行了分析。华为以通信设备服务拓展开全球的业务,HWAWEI在作为B2B品牌时,拓展全球市场是适用的。当它作为B2C品牌拓展海外业务时,不同语言的消费群体在看到华为商标下的字母HUAWEI时,有多大的可能性能够发出正确的读音?多大比例能够记住或转播这个中文读音?该品牌在传播学上是一个有利于口碑传播的品牌吗?对比部分日本企业,它们在80年代拓展海外市场时,就对公司名称、品牌的标识、发音等,进行了适应国际化的重构。
4.资本重构:使用全球资本。全球有非常多的投资基金、也有不同的证券市场,如何借助全球资本助力企业的发展,这是所有做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
5.技术重构:引领全球科技,提前做目标市场的专利布局。参与行业标准的设立或者是为潜在的竞争者设立技术门槛。比如丰田汽车的全球专利布局。


丰田的专利覆盖
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是搭建面向全球的制造与服务供应链,需要从以上五个重构的角度审视和规划企业的战略和流程。科技创新与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是形成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需要每一位供应链人的不断学习和创新。
推动中国供应链的进步与发展,是供应链人最好的社会责任。一起共勉。

相关推荐

——访众企安链CEO杨圣来源|贸易金融记者|张铭研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新年伊始,多省...
| 2022-03-21 17:20
文/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会务组2022年,供应链金融怎样积厚成势?积厚成势主要看两点:政策的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正...
| 2022-02-17 11:24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布《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于2022年2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将《国务院关...
| 2022-02-02 17:10
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的通...
| 2022-01-31 22:42
来源:发改委为进一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推动放宽市场准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
| 2022-01-27 18:08
各区金融工作部门,各商业保理公司,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对我市商业保理公司监督管理,促进商业保理行业健康发展,天津市地方金融...
| 2022-01-27 17:06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规划》对“十四五&rd...
| 2022-01-25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