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出供应链金融良方

上海证券报 2019-04-19 17:31:07

“现在没有贷款需求,年初有一笔流动性贷款,都还掉了。”坐在记者面前的绣花机企业——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下称“越隆缝制”)总经理陈天池一脸轻松地说。他的麻烦在于下游小企业货款赊购太多,好在现在都得到了解决。


轻松背后,源自一个名为“应收款链-分期通”的平台。通过该平台,由越隆缝制出面做信用担保,小企业在线上就能获得银行贷款来支付货款。但若无越隆缝制背书,这些无担保无抵押的小企业想要得到银行贷款,可能性恐怕就是零。


这便是典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记者近期在苏浙地区调研时了解到,这一业务模式或是纾解当前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症结的良方,也是不少银行眼中的一桩好生意。


小企业的烦心事


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虽为县级市,却是一座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年产值规模过亿元的企业就有将近400家。


作为当地绣花机产业龙头、高端智能制造企业的越隆缝制,正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绣花机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是企业做大了,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不缺钱了,但下游采购商都是小企业,总是赊欠货款,导致公司无法快速回笼资金,应收账款陡增,推升了违约风险。


越隆缝制一台绣花机价格在20万元至100多万元之间,一般按订单生产。很多小企业主付完订金后,钱就不够了,一时出现资金缺口,常常左右为难。若拖账期,越隆缝制为难;若向银行贷款,自然没戏;而从民间借钱,利息又太高。“有外地小企业账期长达1年。”陈天池告诉记者,对公司来说,这不仅增加垫款,拉长周期,后续应收款管理也十分麻烦。


今年8月,一名来自广州佛山的绣花企业主,就碰到这样的烦心事,远程向越隆缝制采购一台绣花机,付完订金后就没钱了,22万元余款迟迟没有着落。


诸如此类“烦心事”,在苏浙地区比比皆是。大型企业有长期发展积累的信用,资金比较容易解决,而小企业主的日子就比较难过,普遍受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困扰。


“诸暨出口贸易发达,小微企业数量多,但是‘前店后厂’模式居多。夫妻店也不少,雇几个人就开干。”常年在基层跑业务的浙商银行绍兴诸暨支行副行长陈鹏程向记者道出实情,经济向好时,小企业订单充足,还有厂房、设备作抵押,银行也愿意批贷;经济下行时,小企业没了订单,银行再贷款就比较为难。“一旦他们生意失败,银行也是受害者,处置不良资产时,设备拍卖都没人要。”


其实融资难、融资贵并不是个新问题,小企业甚至一些中型企业受此困扰由来已久。


融资难、融资贵主要有两大表现:一是融资途径不通畅。融资途径主要为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民间融资,但大多中小企业只能借助民间融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二是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以抵押和担保为主,以短期融资为主,因此容易产生融资到期无法续贷或承担高额过桥费问题。


导致这一症结的原因,银行人士不是不清楚。“就是难在小企业缺乏银行批贷所需的条件。”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沈金方向记者解释,如果收益跟风险不匹配,自然批贷难。


而融资贵问题其实是一笔经济账。小企业若拿不到银行信贷,只能转向小贷、保理等公司寻求解决方案。这些类金融机构自身资金来源成本高,就决定了贷款成本也高,一般年息在10%以上,比银行贷款高出1倍以上。


记者在调研中得知,一个正在形成的共识是,要真正解决小企业融资困局,只能从供应链上的关键企业着手,因为绝大多数小企业都是依附于这些关键企业生存,一旦关键企业不景气,付款账期拉长,小企业就更困难。所以,要从建立产业链、生态圈的角度,将“水”灌输到供应链关键企业,再通过信用转移帮助小企业获得融资。


循着这条思路,浙商银行针对企业需求也悟出了新“门道”——应收款链平台。模式不算新鲜,就是金融机构锚定某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关键是要掌握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信息。恰好时下兴起的区块链技术,因其不可篡改特性,浙商银行将其嫁接到上述平台中,确保应收账款等信息的真实性,增强了这种模式的可操作性。


上述绣花企业主,最终就是通过浙商银行为越隆缝制打造的线上应收款链平台,在无抵押情况下,承兑了一笔22万元应收款,分12期支付,利率为6.9%,了却了这桩烦心事。


沈金方补充道:“这相当于把核心企业的银行授信,转移给上下游小企业。”记者之前了解到,每年很多核心企业能拿到不少银行授信,但是大约有50%额度都用不完。


12万亿供应链融资缺口待补


对银行而言,盘活企业应收账款可谓“一箭双雕”,既盘“活”大企业余下的信贷额度,给小企业融资;又化应收账款为流动性,帮助解决核心企业难题。正是基于此,供应链金融模式受到了监管部门鼓励。


2017年10月,国务院首次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企业经营环节中,很多企业采用票据和赊销手段进行结算,因此沉淀了大量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形成一个巨大的融资市场。近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透露,2018年全国应收账款融资需求超过13万亿元,目前仅有1万亿元融资需求得以满足,且主要由大银行服务超大型核心企业的上游一级供应商,而处于供应链尾端的中小企业尚有12万亿元的融资缺口。


然而,这一应收款融资市场一直未成气候,价值也尚待挖掘,症结主要在于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差、参与主体众多导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迟迟难以解决。


越隆缝制模式特点在于,基于真实的采购需求,利用创新技术对应收账款确权,由越隆缝制负责成员准入、信贷额度分配、利率设置等平台管理工作,沉淀的应收款就此有了流动性,“活”了起来。而银行则从中寻到合意贷款需求,也不失为一桩好生意。


据悉,中、农、工、建四大行,民生银行等股份行以及平安壹账通、上海赢量金融等金融科技公司,都把目光转向了应收账款融资市场,相继推出各具特色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在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上成效初显。


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不少操作层面上的难题。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手续繁杂、业务跨区域,以及核心企业是否配合等问题,已影响了供应链金融融资扩量。例如,按照贷款客户必须面签的监管要求,异地客户即便贷款50万元,也需银行人员前往服务,导致投入成本提高,降低银行意愿。


专攻供应链金融的上海赢量金融负责人表示,简单来说就是效率低。为获取一笔应收账款,交易方通常要进行大量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控。如果标的金额太少,利息无法覆盖成本。


有银行人士就此提出,在开户管理上、实地尽调方面,是否能有更好的创新手段来执行,比如线上批量化操作等。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推荐

——访众企安链CEO杨圣来源|贸易金融记者|张铭研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新年伊始,多省...
| 2022-03-21 17:20
文/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会务组2022年,供应链金融怎样积厚成势?积厚成势主要看两点:政策的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正...
| 2022-02-17 11:24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布《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于2022年2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将《国务院关...
| 2022-02-02 17:10
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的通...
| 2022-01-31 22:42
来源:发改委为进一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推动放宽市场准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
| 2022-01-27 18:08
各区金融工作部门,各商业保理公司,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对我市商业保理公司监督管理,促进商业保理行业健康发展,天津市地方金融...
| 2022-01-27 17:06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规划》对“十四五&rd...
| 2022-01-25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