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类金融”之保理
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一大重要渠道,商业保理公司自2012年以来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商业保理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6641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全行业的保理业务量可达到8000亿。然而,飞速发展的同时,保理行业也面临诸多困境,风险管理、资金来源、成本高企成为三大困境。
为降低资金成本,保理资产证券化成为一种资产端的创新。而在资金端,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成为一种创新模式。
未来,保理行业的监管可能会有所调整,新的监管格局或将带来行业新的机遇与挑战,行业正在观望中。
2016年底,实际经营业务的商业保理企业就在1000家左右,而半年过去,2017年上半年新增注册商业保理企业1057家,实际开业企业仍在1000家,开业率不足两成。
2012年前全国只有45家商业保理公司,至2017年中已超过6600家,商业保理在我国走过了飞速发展的5年。但这种表面繁荣的注册潮之后,却是八成公司都未开业的奇怪局面。
注册门槛低、但业务开展难;注册公司多,但从业人员少;期待的万亿蓝海,实际经营中却面临盈利难。商业保理要发展还面临着种种矛盾和高风险、融资难、成本高等多重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今年9月5日的报道中曾指出,融资租赁、保理、典当等类金融牌照或将划给银监会监管、地方由各地金融办监管。加码监管变局,本就面临困局的保理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6600家公司仅1000家开业
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方面是大型企业高负债、高杠杆,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冰火两重天”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2012年在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后,商业保理在我国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商业保理被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的商业保理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6641家,保理年业务量超过100亿的保理公司有超过20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全行业的保理业务量可达到8000亿。
商业保理专委会主任兼秘书长韩家平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应收账款融资合作洽谈会(下称“洽谈会”)上表示,现在保理公司数量非常大,如果包含涉及或兼营保理业务的其他金融类机构,如融资租赁公司和企业的财务公司,理论上我国应该有12000家可以开展保理业务的企业。但专门的商业保理公司中真正能开业的并不多,只有1000家左右,行业整体仍处在起步阶段,面临许多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行业调查和采访中发现,2014年开始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迎来了高速增长期,但实际开业率不高是一直存在的行业问题。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2016年底,实际经营业务的商业保理企业就在1000家左右,而半年过去,2017年上半年新增注册商业保理企业1057家,实际开业企业仍在1000家,开业率不足两成。
韩家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目前对商业保理公司成立的审批并不算严格,实际成立比较容易,所以注册量上看有六千多家,这在国际上看也是比较奇怪的。别的会员国一般也就几百家保理公司,全世界其他会员国家的商业保理公司加起来可能也没有中国多,外人看也一定有大量的保理公司是没有开业的。
某上市保理公司华南地区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保理开业率不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商业保理等类金融机构的注册门槛比较低,存在一些抢注但是并不实际开展业务的情况,可能只是保留或者贩卖“牌照”;二是缺乏专业从业人员,商业保理公司其实是人员密集的服务型行业,法务、合规、风控、信审、业务项目至少五个人才能把一个项目做起来,有些保理公司总共就三五个人,根本没法做到风险的隔离性和单独性,没有能力开展业务;三是从盈利性上看,相较其他金融工具,真正开展商业保理业务的公司可能没那么赚钱,很多股东就会选择退出,原来有些做业务的保理公司现在选择不做了。
面临风险、资金、成本三座大山
上海银行北京分行行长陈力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理公司未来发展必须翻越风险、资金、成本三座大山。
陈力平指出,第一座大山是风险管理,从银行角度来说,保理公司风控和风险偏好应该与投资者(比如银行)保持一致。如果保理资产的应付方是银行的授信方,银行就可以买入该资产,能否和银行达成合作关键在于对核心企业的风险控制。
前述保理公司华南负责人指出,保理业务的实际操作中潜在风险还是比较大。一方面要有对企业不良的预期,一方面市面上单据造假的情况并不少见,银行只看核心企业的确权,但是如果出现类似萝卜章之类的纠纷损失可能还是保理公司承担。必须有专业人员确认贸易的真实性并识别其中的潜在风险,这是开展保理业务较为核心的环节。
第二座大山是资金。保理公司是轻资产企业,很多没有厂房和物业做抵押,从银行直接拿钱是很困难的。所以保理公司应该摆脱要做第二银行的思维,通俗一点说就是摆脱放高利贷的思维。保理公司可以把自己的资本金或者是融资的钱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放保理,但是这部分钱放完了怎么办呢?资金实力银行永远比保理公司强。
第三座大山是成本。比如银行在北京,供应商散布在全国各地,同时每个供应商的合同、发票、文本都有一大堆,如果没有便捷的技术解决方案,意味着银行和保理商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理、监管成本,去搜集这些债权、资料、合同文本。现有条件下银行不可能大量合作正向保理,针对核心客户的反向保理可以做一些,但如果想与保理公司形成配合和规模,一定要有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
保理公司应该如何与银行等投资方合作,陈力平认为,应该让投资方看穿保理公司的资产质量,让投资方确定核心企业的资质,将应收账款债权批量拿给资金方,由资金方直接受托支付给供应商。而不是传统的想办法从银行拿钱,再把拿到的钱转手给供应商,如果传统方式,只能还走抵押房产物业的老路。
对于保理融资成本的具体成本,群星金融网创始人姚猛在洽谈会上指出,一本应收账款的融资放出去后资金成本大约是固定的,就是银行自己的FTP成本。但是调查这笔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应收账款中间的贸易背景到底如何,这个成本大约在4%;然后操作一笔应收账款的转让和放款,到期应收账款还款后核销掉,这个成本又要4%。如果金额小、分散的话,找到这些对应的小企业,这个成本大概是6%。所以银行如果做一笔半年期的100万元的应收账款,利率18%才能打平成本。所以无论是银行、保理公司,如果没有办法解决中间的融资成本,做的越多、亏的越多。
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IT系统,在线进行协议签署、应收账款的转让等协议操作,最大限度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监管主体或临变业内观望
在《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9月5日报道中曾指出,融资租赁、保理、典当等类金融牌照或将划给银监会监管、地方由各地金融办监管。记者从接近专委会人士处获悉,目前保理的监管单位仍为商务部,已有消息将更换监管单位,但具体部门尚未落地公示,行业内都在观望,新的监管单位调整后保理行业监管格局与现在将有较大变化。
某保理公司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商务部管辖下商业保理行业的监管细则一直没有出台,某种程度上商业保理的监管层面存在一定的缺位,确实存在一些经营不规范的公司,包括注册的公司中八成没有开展业务,是否需要相应的退出机制也存争议。但保理行业整体来说并未出现类似此前互金爆发大规模的风险,整体比较平稳,一方面是保理行业自身的风险不高,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也起到较强的自律作用。
韩家平告诉记者,未来监管单位转换后新的监管思路、监管细则都未落地,商业保理面临的发展转型机遇并非主要由监管变动带来,从市场需求、技术变革、宏观政策环境多方面看,商业保理都面临机遇和挑战。
数据显示近年来应收账款一直保持高增速,韩家平指出市场对于信用贸易和信用交易的需求将越来越多,但传统银行保理业务量收缩很快,去年下降40%左右。因为现在正处经济下行期,很多企业债务风险爆发,保理业务相应的风险也增大,很多银行都基于风险考虑收缩了保理业务量。但银行此前开展的许多保理业务,并非真正按照保理模式开展,更像贷款。保理本身是风险较小的金融工具,从近年产生的诉讼和纠纷看,实际产生的风险并不多。所以对于真正经营商业保理业务的公司来说,机遇和市场空间更大了。
韩家平表示,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也为保理带来很多变化,传统金融机构也期待对接未来可视化、便捷性程度更高的保理业务。华南某保理公司业务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保理公司已经积极寻求与金融科技的结合,通过建立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试图节省前期尽调和后台管理的成本。但科技仍需要与现有专业人才的人工工作相结合,尽信数据与科技也会产生风险。
韩家平还指出,从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看,商业保理是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新的监管部门对接到位后,可能会比以前商务部的监管更加严格、规则更加明晰,地方金融办的监管方向也会更明确到位一些。这对本身规范按照保理方式经营的公司来说可能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对那部分存在超范围经营、以保理名义从事其他业务、没有开业或实际经营业务的保理公司,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目前具体的监管规则并不清楚,如果未来采取备案制,这些不规范经营的企业未来可能不允许其经营保理业务,或不通过备案;没有开业的企业也许会关闭。整体来说市场环境会更加规范,正常经营的公司会拥有更多机会。”韩家平称。
前述保理公司华南地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前海方面正在制定相应的办法,收集相关保理公司的数据,对于没有经营、缴税等数据甚至根本联系不上的保理公司,未来可能计划删掉一批。虽然目前看保理行业本身风险并不大,但是如果不经营业务也不注销的保理公司存在,可能会被利用经营其他业务产生交叉风险,及时的清理和管理还是必要的。
来源:21世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