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信贷风险管理(ID:xdfxgl01)
作者:马传举
动产质押贷款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打破担保圈风险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监管不力、货物跌价、反欺诈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该贷款品种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高发,应当引起商业银行的深刻反思。本文以银行办理的煤炭质押贷款为例,对动产质押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
一、动产质押贷款存在的主要风险
1、监管方监管能力不足导致的担保风险。
动产质押业务中涉及的质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管和控制就成为银行风险缓释的重要环节。但在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由于监管方监管能力不足,导致银行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以某银行与某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办理的质押贷款业务为例,该资产管理公司主要经营动产与质押物保管业务,借款人将其拥有的煤炭等动产质押给银行,由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监管方对煤炭等动产进行监管,并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但由于该监管方缺乏监管经验,没有自己的监管仓库,将借款人所质押的煤炭仍存放在借款人或第三方煤场内;同时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其派往被监管方的现场监管人员往往年老体弱,看护能力明显不足,导致货物监管形同虚设。
如某煤炭贸易企业在银行贷款400万元,以1.3万吨煤炭作质押。2014年12月份,该借款企业法人代表因涉及经济纠纷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获知此消息后,与该企业有经济往来的上游客户雇用数十辆运输车辆,强行运走上述煤炭,而监管方对此束手无策,最终导致银行贷款形成风险。
2、质押物跌价风险。
动产质押贷款业务中,质押物价值的稳定性是防控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一旦质押物价格大幅下跌,质押物的处置变现能力将会被严重削弱。同时,借款人的偿债意愿也会随之下降,从而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如2013年11月,某煤炭贸易企业以银行贷款500万元,以价值1000余万元的精煤和原煤作抵押。后借款企业因经营不善出现风险,其后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到2014年,借款企业所质押的煤炭价值已不足200万元,无法覆盖银行贷款敞口,从而形成贷款损失。
3、欺诈风险。
在动产质押贷款业务中,质押物的真实性是确保第二还款来源的关键要素。但在以煤炭、铁矿石、钢材等货物作为质押物的动产质押业务中,由于银行和监管方对上述货物品质缺乏专业性的鉴别能力,导致借款人以假货或次品质押骗贷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某国有大型银行办理的煤炭质押贷款业务,当贷款出现风险而处置质押物时,却发现被质押的煤炭仅表层为真实的煤炭,而下层大量的质押物为真伪难辨、价格低廉的煤矸石,从而发现欺诈风险。
二、防范动产质押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1、注重第一还款来源。
在办理动产质押贷款业务时,银行营销部门、贷款审查审批部门应将借款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偿债能力、还款意愿等作为业务准入的重要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不因有动产质押和监管方的担保而放松了对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查,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带来的信用风险。
2、加强对监管方的准入管理。
在办理动产质押业务中,银行应将对监管合作方的准入统一上收到总行,实持名单制管理。对监管合作方应要求其具有基本的监管经验、监管能力,有独立的仓储场所和监控设施;通过完善动产质押监管协议、借款主、从合同等,强化对监管方的约束。同时,银行也应加强贷后检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现场检查,主动发现监管方在质押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规避贷款风险。
3、审慎选择质押物品。
银行在办理动产质押贷款业务时,应首选那些长期价值稳定、易于变现和保存的物品作为质押物。同时,应加强对质押物的动态管理,科学设定预警线和平仓线。一旦质押物价值跌破预警线或平仓线,应及时处置抵质押物或要求借款方追加担保,着力降低信贷风险。
4、积极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
对于煤炭、铁矿石、钢材、石油等不易甄别真伪和品质的质押物品,银行在办理动产质押贷款业务时,应积极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如煤质检验所、能源化工检测实验室等,从而消除银行、监管方在质押物品质鉴别上的短板,有效防范贷款欺诈风险。
本文授权转载自:信贷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