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筑技术
对保理业务这一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应用于国内建筑走出去企业流动资金融资进行了探讨,提出保理融资方式最适于那些承接政府工程,资金稳定具有发展良好的成长型的建筑走出去企业,适合那些通过除销所产生的债务,独立完成工程的总承包出口企业,信保项下保理业务流程,还分析了保理融资优点和局限性。总结保理业务在出口企业融资方式的国际经验,并对建筑走出去企业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商会不完全统计,“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走出去企业跟踪的国际项目金额高达近一万亿美元。在传统金融信贷模式之下,中资企业在对外投资,工程承包方面正在面领着严重的融资瓶颈。若不能突破观念局限,对融资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我国建筑走出去企业在与日本,韩国和西方的建筑企业竞争时,可能会处于弱势的地位。
保理业务作为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之一,也是应收账款融资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工具。既能减轻我国建筑走出去企业融资负担,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又可优化财务报表,避免过度占用集团信用,还能给中资银行创造有保障的稳定利润。
建筑走出去企业融资的现状
正在进行国际业务开拓的建筑企业,尤其是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实行海外结算时,回款的周期比国内相对较长,大部分企业经常会出现流动资金困难,这会让建筑走出去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与建筑走出去企业相关的传统融资模式主要有企业融资(即仅以母企业担保或信用保险取得银行融资),融资租赁等。虽然建筑走出去母企业自身规模大,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商业银行也愿意给建筑走出去企业提供大额度信用,但正因为自身规模的优势,其常不重视去理现金流。同时国际建筑业市场信用体制不健全和法律环境不规范,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账款往往出现大量积压,资金状况不稳定,过度透支商业信用很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陷入经济危机。而过度依靠商业银行贷款会使建筑走出去企业负债过重,很大地影响其财务的灵活性。最终会加大企业再融资的难度。对于租赁融资,可有效提高资金的流动个生。采用租赁融资方式的优势如下。
(1)建筑走出去企业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设备或技术的使用权,避免了一次性将大量资金沉淀到固定资产投资中,从而可使建筑走出去企业资金保持流动状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建筑走出去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融资速度快,可迅速获得所需资产的使用权,且租赁资产限制较少。
(3)避免了无形耗损,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承租人可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因为租赁合同中一般规定由出租人承担这种风险。而全部租金通常在整个租赁期内分期支付,从而减轻了每期的财务负担,因而不能偿付的风险也较小。
(4)保持建筑走出去企业的再融资能力。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获得的资金并不占用企业的银行信用额度,从而保持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
(5)可享受减免税收的好处如下:
但租赁融资的资本成本较高,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因此,融资租赁的成本通常比银行贷款利率高出很多。且其租金总额通常高于设备30%——40%。尤其在公司财务困难时,租金支出将是一项沉重的财务负担。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建筑走出去企业的境内母企业会经常面临资产负债率过高的处境,同时为多个海外项目提供担保之后遇到剩余信用额度不够的状况,最终还需其他担保品作为支持。
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建筑走出去企业要想解决自身发展中的融资瓶颈,打造通畅的资金平台,除对现有的企业融资、租赁融资外,还需找到合适自身特点的新的融资方式,一方面满足建筑走出去企业资金的需求,同时降低银行(保理商)对资金风险的担忧,另一方面又可解决企业积压的大量应收账款,如确保企业现金流稳定的融资方式即保理。
有效的融资方式一保理
保理,又称“保付代理”,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保理为前提,集贸易融资,项目分账户管理,客户资信的调查与评估,保理管理与催收,坏账担保等综合性服务的业务。
建设走出去企业保理,就是建筑走出去施工企业(债权人)将其对项目甲方(债务人)的应收工程款转让给商业银行(保理商)由商业银行(保理商)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工程建设资金,同时提供项目分账户管理,客户资信调查与评估,保理管理与催收,信用风险担保等服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理业务主要由以下两种操作方式:
(1)建筑材料采购执行保理;
(2)应收工程款保理,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业务种固定利率融资的保理业务,通常仅樹共180d以内的短期贸易融资。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最高可以按应收工程款金额的80%为工程提供建设资金,这与建筑走出去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相适应,它既能很好的缓解项目资金的压力,同时其又与国际工程建设行业的资金使用规律相符合,与工程行业资金需求规律相适应,就建筑走出去企业来讲,应收工程款的回收时间被缩短,解决了企业现金流紧张的问题,就项目业主来讲,可降低现金的数额,优化财务报表。最后建筑走出去企业可灵活选择买断型保理,采购执行保理,定向保理,循环额度保理,反向保理,双紐等模式,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有着多样的产品,灵活的方式’简易的操作方式等优点。因此,建筑走出去保理就是针对建筑走出去企业(债权人)与甲方(债务人)之间形成的应收:工程款而设计的一种融资方式。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量可随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最适于那些承接政府工程,资金稳定具有发展良好的成长型的建筑走出去企业,适合那些通过赊销所产生的债务,独立完成工程的总承包出口企业。此外,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还包括提供项目分账户管理,客户资信调查与与评估,保理管理与催收,信用风险担保等服务。保理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可为建筑走出去企业减少管理人员和相关投入,降低管理成本和信用风险,提高财务管理率。
信保项下建筑走出去企业无追索权保理业务流程
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的本质是一种权益类型的融资,其最大特点管理银行(保理商)拨给建筑走出去企业融资资金以实现债权保全,再依据债权转让与债权担保制度(通常需投保中信保的特定合同保险)确保银行(保理商)借款资金安全。因此,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是对走出去企业和银行(保理商)多赢的现代化融资方式。从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来看,建筑走出去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理的份额也在逐年增加,各方面越来越重视它。
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业务优势和局限性
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业务对建筑走出去企业本身、项目建设方及银行均为“有效益”的(表2)。
同时,与母企业融资的逐层审批相比,建筑走出去企业保理业务手续简单,更适合那些承接国外政府工程,资金相对稳定具有发展良好的成长型的建筑走出去企业。 保理对于建筑走出去企业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也有其局限性。
(1 )保理主要解决建筑走出去企业短期的现金流问题,它并不适合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否则,会因为企业的过度扩张而导致资金紧张困境。
(2)信用制度还未发展起来:国际信用体制虽然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但国内建筑走出去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非洲地区,目前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市场的信用环境不佳,三角债现象时有发生,相关的国际政策法规等方面也不完善。尤其是出口保理业务,由于外汇管制,操作难度很大,都成为保理行业发展过程中,应不断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3 )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保理业务的工作是基于两家企业的交易,涉及到订单和票据真实性确认及底层资产真实丨生确认,还涉及到投后风控、追索权问题等,环节相对复杂。须对贸易背景及应收账款产生、交易的产生、企业性质均有足够深的了解,尤其在国际市场上,还需要精通各国语言,了解该国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方面的人才就显得更紧缺。
经验与借鉴
纵观保理行业发展历程,现代保理最初是由美国近代商务代理活动发展演变而形成;I960年,CIT集团下属的保理企业到伦敦建立一个子企业,两个月后,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发起创立了国际保理企业;之后,美国银行在伦敦的分行纷纷进人保理行业;保理又在西德和整个西欧蔓延,进入了一个繁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保理进人亚洲,日本、我国台湾等纷纷发力,亚洲在保理行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而我国保理行业的发展也只不过仅20年的历史。
我国保理行业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前,计划体制经济环境下保理缺失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最后10年,国内保理行业处于萌芽期;第三阶段为2001年以后的保理行业高速发展期,加入WTO后,国内在外经发展进入高速时代的同时孕育了一个庞大的保理潜力市场,2004年世界范围内的保理总量超过8600亿美元,增长率为88%。
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一些特定行业里’作为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其他的发达国家,如意大利,更为广泛的被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的来源[81。而从2008年起我国内地取代台湾,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保理市场,从2011年起超越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保理国家。据FCI数据,2014年我国保理商办理保理总量4 061.02亿欧元,同比增幅7.4%,其中,国内保理2615.73亿欧元,占比64.41%,国际保理1445.29亿欧元,占比35.59%。从全球看,2014年保理总量28172.63亿美元,其中国内保理22290.78亿美元,国际保理5881.85亿美元。
从上面数据可看出,我国国际保理业务体量较大,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少,说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还有很大的潜力。如果制约国际建筑市场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信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相关银行和保理商的业务人才充足,建筑走出去保理业务在国际市场上一定会有广阔而光明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