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升级,品质生活成为消费者的重要追求,以女性为主导的“悦己经济”的消费规模不断增长。而鲜花由于自身的美学属性,以及给生活增添的趣味性等因素,逐渐成为白领女性倾心的高频消费品。在大数据、新零售等因素的驱动下,鲜花电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中国鲜花电商市场研究报告》主要针对鲜花电商市场进行行业解读、用户研究以及未来趋势预测。
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达360亿 行业进入下沉成长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达到235.5亿元。2018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366.2亿元,增长率为55.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随着消费场景的深入拓展,更多潜在用户将被吸引,鲜花消费需求也将随着鲜花品类的拓展和服务品质的优化而进一步提升,鲜花电商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从鲜花电商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2013-2015年是鲜花电商行业的爆发期,Flowerplus花加、花点时间、野兽派等平台相继上线,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培育用户鲜花消费习惯。进入2016年,在“悦己经济”的风口下,各平台先后获得资本融资,并将大量资本投入到营销推广上。2017年,融资热潮持续,Flowerplus花加等平台通过前期的营销教育,品牌标识度逐步建立,资本投入也逐步从营销推广向供应链管控转移,行业发展进入下沉成长期。
在业务模式方面,O2O、B2B、B2C是鲜花电商主要的业务模式。O2O业务是鲜花行业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但随着众多鲜花电商的兴起,O2O转单模式的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传统转单业务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B2B模式依赖于对上下游商家的匹配,需要整合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流通环节,信息服务成本较高;B2C业务面向消费者,增值空间大,目前大多数平台都将B2C作为主营业务,未来2C业务将成为鲜花电商行业较大的盈利增长点。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用户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鲜花电商行业的发展掣肘也日趋明显。总体来看,供应链管控、物流配送和盈利模式是鲜花电商行业当前发展的主要痛点,而供应链的把控和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是保证鲜花品质的关键。2017年,Flowerplus花加启动全球采购战略,并且在鲜花干线运输、末端配送等环节加强资金投入,利用大数据、智能调度等系统进行技术升级,逐步渗透对供应链的管控,在行业内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花加等鲜花电商用户满意度高 增值服务市场逐步打开
相较于传统花店,鲜花电商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预测,同时社交化的营销模式加强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积累了较好的用户口碑。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接近六成的鲜花电商用户经常能收到满意的鲜花。其中,Flowerplus花加受益于上半年对供应量管控的强化,鲜花品控和服务质量均有大幅提升,在鲜花品类、鲜花质量、鲜花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用户满意度均在排在行业前列。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鲜花服务的服务节点从上游一直延伸到下游,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鲜花电商平台在注重营销和品牌推广的同时,也应优化消费者消费体验,提升服务的人性化水平。
在精耕鲜花订阅服务的同时,鲜花电商平台也在探索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一方面通过增值服务加强跟消费者的沟通,传播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增值服务开拓新的盈利增长模式。目前鲜花电商平台的增值服务主要有鲜花周边产品销售、鲜花花艺教学、线上论坛等形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鲜花养护说明是用户最希望鲜花电商平台提供的增值服务,占比53.2%,鲜花花艺教学和鲜花故事分享分别占比37.0%和25.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鲜花养护说明和鲜花花艺教学这种知识营销,通过对鲜花知识的普及培育用户对鲜花的消费习惯,而鲜花故事分享则通过社交方式使用户下沉,培养用户对鲜花的情感依赖。虽然用户对个性定制服务的使用意愿并不强,但个性定制体现了平台服务的品质化和人性化,未来也应成为鲜花电商企业的发力点。
日常鲜花订阅渐成主流 供应链管理趋向智能化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鲜花由于自身的美学属性,不同花材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是不同情感的象征,通过花艺包装,满足了消费者定制化和个性感的消费需求,未来在品质生活消费的驱动下,鲜花电商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而经过两年多的营销教育,用户对日常鲜花订阅的习惯逐步养成,鲜花消费将逐步从礼品消费向日常消费转变。
经过前两年的品牌积累,鲜花电商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已初步形成,未来各平台之间的竞争将集中于供应链管理。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升级迭代的背景下,供应链的大数据管理将实现产品、用户与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大数据应用于鲜花电商供应链管控,将对需求产生、产品种植采购、加工包装、物流配送、评价反馈等各环节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和把控,从而科学调节供求关系,利用新的策略优化供应链网络,推动供应链管控向一体化、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