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从此人们认识到互联网+与金融化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享受到来自全新投资方式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时至2017,国家正式干预“良莠不齐”的行业规范,“金融业强监管年”由此展开。
据悉,身在其中的互金平台由于缺乏第三方监管,很可能存在设立资金池、侵占或挪用客户资金的行为,有的平台甚至出现了兑付危机等问题,极大地伤害了投资者利益。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城《办法》),其中对于平台资金存管做出了明确要求。
银行存管已然成为互金平台寻求业务合规的硬性指标。现如今,整改步伐加速,互金行业银行存管现状如何?未来,银行存管业务将呈现何种趋势?
“目前,银行已经将合规审慎经营浸透到血液中。而互金平台存在的短板,可以通过银行的资金存管进行补齐。”国内互金专业人士在合规讨论会议上称。
资金分隔,大大提高资金安全
今年2月份,银监会下发《存管指引》,为互金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定下主要基调:平台应指定唯一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存管机构。由此,资金存管机制将实现资金与互金平台自有资金的分账管理,从物理意义上防止平台非法触碰客户资金,确保平台“见钱不摸钱”。
国金宝合规负责人认为,资金对接银行存管后,平台可以放手开展业务。并且,《存管指引》下发后,有了政策依据,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加入存管队伍,市场也由原来的单边走向双边选择,双边选择更多地代表合作共赢。
谈及银行与互金平台的合作模式,行业专家人士表示“相对于银行直连,最理想的模式就是银行直接存管。“因为直接存管平台的技术归于银行系统,将得到统一有效的管理,同时,用户体验也要达到第三方支付的标准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上海金融办发布《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互金平台银行存管“属地原则”,引起了业内广泛讨论。对此,诸多平台表示,文件的出台对其影响较大,目前监管部门还处于沟通协调阶段,而这一“属地原则”在深圳地区也有所体现。互金研究院专家认为,让互金平台与 “有户口”的银行合作,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管理,便于监管部门更好地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作为防火墙,实体银行业可以是一个有效的屏障。
并非单选,存管是双向认可的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底,共有585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其中有325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相比去年8月初,只有145家平台宣布对接银行存管,同比涨幅近300%。
其中,已有广东华兴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和恒丰银行等47家银行布局资金直接存管业务,其中广东华兴银行位居榜首,已与94家平台签订协议,占签约总数的24.16%。
互金平台与银行是相互选择的过程。目前银行在选择合作平台时,会对平台背景、经营年限、实缴注册资本、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严苛的审核,研发和维护资金存管系统更是需要强大的资金基础,故现阶段与银行机构达成资金存管合作也从侧面证明了平台的综合实力。银行只起到存管作用,而非信用背书,实际上,银行会为了声誉安全,或对平台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对于风控意识一直具备强大的把控能力。
在互金平台选择银行后,国金宝合规负责人认为:平台不能为了存管而存管,而忽略了用户体验。平台应当与银行方面进行及时地沟通与讨论,拿出最佳的现方案。在用户层面来说,投资体验更关系到投资者对与平台初期的选择乃至后期的复投,开展存管前后应当尽量缩小差异,保障用户享受到更好的投资服务体验。
门槛高,标准严,银行存管被誉为行业的““隐形牌照”。在监管政策逐步推进的同时,合规硬指标将发挥了威力,不达到要求的平台或将被迫退出、转型,整个行业面临新的洗牌。资金成本一直在不断上升,虽然全国有很多家银行,但市场终究有限。作为有负债空间的金融机构,一定要有获取市场的能力,并积极拓展资源,而互联网无疑是个很好的窗口。
未来,将有更多平台加入银行存管的合规大军之中,而银行存管系统上线后,才是真正所谓的合规开始,系统的不断优化,体验的不断升级,都将成为平台需要面对的问题。最终,
系统同和技术的壁垒会越来越小,行业规范将更加明确,那时,互金平台必定会有更好的市场化选择,迎来光明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