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柳森
“双十一”在即,快递公司每年最繁忙的季节要来了。
这让快递涨价、快递纸箱污染、快递行业降本增效等问题,高频次跃入中国普通百姓的眼帘,也构成大多数人对“物流”这个概念最粗浅的认知。然而,物流其实只是“供应链管理”下的一个环节。
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将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
该如何理解这一举措的信号意义与内涵?《解放周一》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国际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祥锋,进行解读。
21世纪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
解放周一:提到“供应链管理”,熟悉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人一定不陌生,但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它并非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这也就难怪,当国务院出台《意见》,不仅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做出全面部署,还科学提出中国供应链发展的最新概念、意义、目标等,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理解这一举措的信号意义?
陈祥锋:如果说自然界有生态链,那么任何一家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一定有一条“供应链”。如果我们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的话,则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是主干,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干、枝与干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是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末被明确。1998年,美国物流协会把物流定义为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开始将物流的概念向供应链转移。21世纪以来,前十年,供应链概念的发展以注重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最精准的服务送抵客户为主要关注对象;2010年之后,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及其背后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世界上最早把供应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是美国。早在2012年,美国就发布了《全球供应链国家安全战略》。其目标有二:一是促进商品的高效和安全运输;二是培养一个有弹性的全球供应链。这份《全球供应链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布,标志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现代物流开始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
英国学者马丁・克里斯多夫认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各个国家已经将供应链平台的竞争作为国家竞争的主要支撑。
在中国,对供应链的研究其实并不落后于其他国家,但各行业整体呈现出的供应链竞争力却偏弱。
解放周一:为何中国供应链研究强,各行业的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却偏弱?
陈祥锋:因为严格来说,在中国企业界,对供应链管理有所注重的,主要还是一些核心企业,以宝钢、海尔、TCL这种比较大的生产性企业为代表。而他们对供应链管理的注重,主要侧重于对供应商和分销商的管理。
这几年,由于行业资源整合浪潮频频,或是由于成本高企的压力,注重深化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才多了起来。比如,2015年前后,很多中国大企业纷纷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起各种层级的资源整合平台,以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供应商,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但随着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的不仅仅是同行业的整合,而且是跨行业整合,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寻求更好的发展资源、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就愈发感到,若不能在供应链管理能力上有所提升,势必对自身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构成根本性影响。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二大消费国和全球第二大制造国,也是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第二多的国家,更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和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培育起一批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就将在全球供应链市场上持续处于收益洼地和竞争洼地。
看不见的商业基础设施
解放周一:那么,此番国务院对“供应链创新发展”而不仅仅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安全”做出战略部署,有没有更具体的问题指向?
陈祥锋:近年来,我们国家出台过多项国家战略,比如“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等。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在这些战略的落地实施过程中,都少不了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与供应链运营、发展模式的创新。
无论是制造业想通过“+互联网”,生产出更满足老百姓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还是“中国制造2025”意图实现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把更多智能化生产成果送抵消费者,“一带一路”上通过全球资源统筹,达成更高效的“设计-生产-采购-销售”全链条高效运作,都需要用供应链思维来运筹帷幄。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从国家层面提“供应链创新”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指向。
另一个问题指向,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推进。先前,我们印象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的都是钢铁、能源、房地产这些重量级行业,但其实,随着如今我国国民消费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部分电子产品等消费类产品都进入了产能过剩状态,于是,如何生产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进而如何快速、保质保量地把它们送抵消费者、整个运营管理链条是否符合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都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中,绕不开的重要着力点。
第三个问题指向是,从国家层面思考,什么是一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
美国为何会在2012年提“全球供应链国家安全”?因为其实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都是“外包”策略的最大受益者。但经过一个长时段的实践,他们发现,虽然全球资源和产能都为我所用,但很多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都明显下降。由于他们总是把生产外包出去,导致运营管理层离市场第一线的奋斗太远,光跟市场数据打交道,并不能帮助他们敏锐捕捉到市场上的最新风向,一不小心就会与时代脱节。这让他们开始警醒,光是把别人的生产组织起来直接卖给消费者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为何中国的华为不仅在制造质量上,在设计和工艺突破上也新招频出?因为华为的手机从头到尾全部都是自己“干”的,且没有轻易放过供应链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这让它的创新能力有了非常牢靠的发展基础。高科技创新产品行业如此,在其他行业,其实也如此。
毫不夸张地说,好的供应链管理和创新,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商业基础设施,长远来说,足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这也是越来越多国家会把供应链创新能力,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视的原因所在。
时至今日,一个企业光靠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已无法走得太远。如果重财务、重营销、轻运营、供应链管理不到位,它甚至可能会因为供应链上某一环的掉队,导致整个模式的崩塌。只有兼顾到企业上游、上上游、下游、下下游,才能保证把产品顺利送达顾客手中。
五大核心关键词
解放周一:纵览整个《意见》,作为一位长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深入研究的学者,您觉得有哪些提法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陈祥锋:仔细学习《意见》后,我个人觉得有五个关键词值得重点关注:全球供应链、协同与融合、供应链金融、智慧供应链、绿色。这五个关键词不仅体现出中国供应链发展的特色和内涵,而且还预示出中国供应链的五点发展趋势。
第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是,推进供应链全球布局,重构全球价值链。今后的供应链发展,将更加强调企业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供给体系。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也将有更高的意愿,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伙伴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大的资源市场、更广阔的产品市场。
这个发展趋势将重构全球价值链,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全球贸易新规制,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
第二个未来发展趋势是,产业协同与跨界融合特性将更加明显。“协同”更强调通过协调来实现同一目标,而“融合”则指相互融化,发挥整体优势。
今后的供应链创新,将更加强调同一产业中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在相同企业或不同企业间的协同。通过流程优化和资源整合的手段,实现精准匹配市场供应与需求,并进一步降本增效;更注重产品和多种服务的集成,增加供应链的黏性和忠诚度,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就需要产业跨界融合,如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等等。
第三个未来发展趋势是,更加重视供应链金融的价值和创新。
解放周一:在这一次的《意见》中,“供应链金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不仅是“六大重点任务”之一,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提到了“开拓农业供应链金融”;在“重要意义”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手”方面,提出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
陈祥锋: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对供应链金融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其背后,是对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关注,对如何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关注。
简单来说,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思想,就是相关服务提供者(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等),基于供应链上下游发生的交易关系和由此产生的海量历史数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当前的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应收账款和动产融资已成两项核心业务,强调线上征信中心的安全。如果事前、事中、事后的金融风险都能保障到位,可以预见,供应链金融,将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抓手之一。
解放周一:“智慧供应链”和“绿色供应链”是此次文件中另两个比较新的核心概念。
陈祥锋:没错,它们代表着中国供应链另两个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度整合,供应链中物料流、商流、资金流、人流各种活动的信息正愈发透明。这为一个全程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的搭建,创造了极好的基础条件。可追溯供应链体系一旦建成,不仅可以实现供应链降本增效,还可以实现商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目标,提升供应链产品的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将推动供应链模式的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大数据、云技术、物流网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引入,则会帮助数字化供应链进一步向智慧供应链转型,促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转变。
“绿色供应链”的提出,则源于如今整个社会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环顾全世界,当供应链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经济层面”,而是扩展到环境友好的“绿色层面”以及链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层面”,要想培育全球供应链领先的中国企业,一定不能忽视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链接
知名企业怎么给供应链管理增“绿”
记者 柳森 整理
宜家家居:绿色革命从原材料开始
在绿色供应链上,来自瑞典的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家居(IKEA)意识到,除了木材之外,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应该是棉花原料的使用。以2012年为例,宜家家居合计使用了16万吨的棉花。而根据澳洲昆士兰大学的研究,平均一捆棉花(约227公斤)从种植到最后做成原料,大约会产生226公斤的温室气体,相当于一公斤棉花原料就会产生一公斤的温室气体。
此外,棉花还牵涉到许多永续发展的议题,例如,超量使用灌溉水、杀虫剂,或是不良的工作环境、雇用童工等。以印度为例,棉花种植大约使用了全国5%的可耕地,但是整体的杀虫剂使用量却占了54%,而且棉花田的维护需要大量人力,特别是,妇女、童工是这个产业的主要劳动力。而越是像宜家家居这样的大企业,就越不能允许这类情况的发生。
为解决这个问题,宜家家居在2005年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推动一系列的“棉花管理再造计划”,希望有效改善棉花原料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劳工与环境议题,并希望在2020年以前,全球可以有30%的棉花来自这个计划。
此外,宜家家居还鼓励供货商减少浪费。如果真的有下脚料发生,宜家家居会与供货商一起头脑风暴,做出可应用这些下脚料的产品。原物料的使用除了要做到不浪费、尽可能降低能源使用,还必须严格做到不会使消费者过敏。
盖璞:“可持续发展”始于设计
作为全球最大的服装零售商之一,盖璞(Gap)意识到应该对生产盖璞产品的工人和我们共有的地球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也有能力和机会去做些改变。为此,盖璞承诺把“可持续发展”更深地融入盖璞业务的各个方面,从采购的原材料、合作的供应商到最终的成品――顾客所穿的衣服。
2009年起,盖璞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合作,加入“清洁始于设计”项目,以提升供应商环境管理能力,减少工业过程的水耗、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社区环境。
2013年至2017年的两期“清洁始于设计”项目中,盖璞的6家在华印染企业积极参与,平均每年节省5.3063万吨蒸汽、65.72万吨水和604.7万千瓦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762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59.8万吨。
除了参与“清洁始于设计”项目,2017年初盖璞在中国地区还启动了“面料工厂能效项目”,旨在提高印染企业能源和水的利用效率,并提炼最佳实践案例,推广到供应链中的其他印染工厂。
2017年,6家参与该项目的印染厂设定了以2016年为基准,平均每家总用水量降低5%、总用能量降低6%的目标。2017年参与企业计划实施的改进项目共计36项,目前已完成8项,已节省10.6万吨水、600吨蒸汽和1874吨煤。
松下:以“环境管理体制”为抓手
松下电器建立了环境绩效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对所有制造工厂的环境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
各工厂定期上报能源使用量、水资源使用量、废弃物、有价物产生量、化学物质排放和转移量等环境绩效数据。基于环境大数据,集团、事业公司和地域统括的环境经营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各制造工厂环境管理活动的进展情况,发现课题并贯彻实施课题的解决对策,从而推进环境活动不断深化。
自2016年起,松下电器开始公布在华下属工厂污染物排放与转移数据,数据内容涵盖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推动的污染物排放与转移数据。2017年度,公开的下属企业数量从2016年度的10家扩展到14家,其中7家企业连续两年公开数据(注:文中使用日本财政年度,即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苹果:减低供应链的碳足迹
自2015年起,苹果公司开始与供应商合作开展能源效率管理项目,旨在促进供应链的能源管理持续改进,帮助供应商提升能源效率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供应商的环境保护和运维成本意识。苹果公司提出的能源效率管理项目包括――
开展能源审计:对供应商的用能状况和设施能效进行分析,识别能源效率提升机会,提出节能改造方案。
实施能源培训计划:对供应商进行能源管理培训,经过培训的供应商代表可以应用能源管理技能,识别并实施更多的能效管理项目。
监督能源效率管理项目:对供应商能源管理项目进行跟踪辅导。
2016年,通过能源效率管理项目的实施,苹果供应商减少了1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一家苹果手机组装厂,通过参与能源效率管理项目,识别出真空与压缩空气系统优化、照明升级、压缩空气泄漏管控、废热回收等能源效率提升机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过1万吨。
在能源效率管理项目之外,苹果公司还促进全球供应链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采购,计划于202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采购超过4兆瓦的清洁能源。
2016年,苹果公司多家在华供应商已陆续承诺,将在2018年底前,在所有苹果产品生产线使用100%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电池供应商欣旺达电子已经在河南省建设了一个50兆瓦的太阳能项目,每年可避免6万余吨二氧化碳排放量。